我市2017年换届后村(社区)班子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

时间:2018-07-10  来源:常宁市委组织部  作者:谢洁银  

常宁位于衡阳市西南部,是衡永郴三市地理几何中心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置县,1996年设市,现辖18个乡镇,3个街道,364个村、44个社区,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,人口101万。目前,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后我市有村(社区)干部2400余名,村书记、村主任一肩挑的57名。

一、村(社区)班子运行情况概况

2017年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后,我市村(社区)班子总体运行情况较好,工作开展比较平稳。一是村(社区)干部更有活力。一方面干部队伍越来越年轻化。全市村(社区)干部队伍50岁以下的1800余,占比75%,其中30岁以下的120人。另一方面干部队伍流动性有所提高。有为者上,无为者下的用人理念深入人心。通过换届,离任村(社区)干部近千人,其中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、村主任的100余人,干部干事热情极大提升。二是村(社区)班子更有战斗力。新一届村(社区)班子结构中青中老比例为1:14:5,其中高中学历695人,大专学历162人,农民大学生541人,干部素质显著提高,构建了传帮带的多层次干部梯度。既保障了工作平稳承接,又有利于发挥各个年龄阶段干部的优势。三是村(社区)建设更有吸引力。全市以基层党支部“五化”创建为抓手,积极探索发展村级经济“村社合一”模式,重点突出特色发展,涌现了以油茶、高山有机茶、乡风文明、生态农庄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村(社区)。

二、存在问题、困难及原因

通过座谈、发放问卷等方式调研发现,我市在村(社区)班子运转过程中,还有一系列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。一是存在“吃大锅饭现象”。因干部报酬中占比70%的固定份额是必须发放给个人的,紧靠30%的绩效考核,差距不是很明显,干部干与不干、多干少干差别不大。部分干部经过选举后就外出务工,一边享受村(社区)干部待遇,一边在外赚钱。特别是合并村,要考虑原老村之间干部数量平衡问题,这一现象更加多些。二是干部能力与工作任务不相匹配。基层一线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工作任务,村(社区)干部基本全年无休,特别是基层党建、脱贫攻坚、综治维稳、社保医保收缴、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工作,任务重、压力大,每一项都是村(社区)的主责主业,干部时常感到很惶恐。三是村(社区)矛盾交杂,治理难度大。村(社区)既要帮助解决在本辖区内发生的一些问题,对于本辖区内居民其他原因引起的上访,例如医疗纠纷上访,征地款不能落实等问题,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不作为导致的上访行为,也要村(社区)干部去稳控处理。加上当前综治信访工作对于越级访实行严厉问责,上访户有恃无恐,无理取闹的越来越多。四是村(社区)保障能力十分有限。大部分村(社区)完全是靠财政转移支付供养,发放完在职、离任干部工资待遇后所剩无几。加之,没有其他集体收入来源,导致干部干事受到极大约束,很多工作全凭个人感情在推动。五是村(社区)后备干部严重不足。要么是人才都外流了,无人可用。要么就是现有村(社区)干部培养后备干部积极性不高,怕别人来抢饭碗,这在村(社区)一把手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基层政府。

三、加强村(社区)班子建设的建议

(社区)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基层的稳定,而村(社区)干部在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,因此加强村(社区)班子建设必须要持之以恒,不断巩固。建议:

一是坚持从严管理村(社区)干部。尽快出台村(社区)干部管理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,明确村(社区)干部哪些可以做,哪些不能做,给干部履职定下“硬框框”。创新干部培训教育方式,适当增加村(社区)干部现场培训、实践培训,提升干部参与度。完善村(社区)干部考核内容,重点推行工作任务量化考核,将各块工作细分至每位干部头上,根据每个人工作完成程度给予积分,最终评定等次,按等次发放绩效报酬。

二是加大村(社区)赋权减负力度。增加村(社区)干部职数,在现有的基础上个多增加23个,大幅减少村(社区)干部平均服务人口数。厘清村(社区)服务事项,制定出台群众自治事项清单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,严格按清单办事提供服务,新增事项必须有法律政策依据,经市委组织部备案后,才承担相关职责。打造涉农大数据平台,整合涉农资源,制定下放到村便民服务事项和资金项目,提高村(社区)干部干事主动性和能动性。

三是强化村(社区)干部报酬保障。在逐步提高村(社区)干部补助的基础上,推行干部报酬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度,降低固定报酬比例至30%-40%,加大考核比例到60%-70%。探索优秀村(社区)干部公职化财政供养的机制,先行在村(社区)党支部书记范围内试点,待成熟后再在村(社区)干部中选取业务主干进行试点。建立健全表彰村(社区)干部制度,市县乡每年定期对实绩突出、群众认可的村(社区)干部进行表彰。

四是加强村(社区)干部民主监督。规范村级组织设置,减少设置缺乏财政保障或作用发挥较少的村级组织。重点加强村(社区)“两委”和村(社区)监督委员会建设,将监督委员会成员纳入到村(社区)干部管理序列。明确监督范围,重点对村级事务民主决策、党务村务公开、集体“三资”管理、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、村(社区)干部廉洁履职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。扩大监督权力,探索由乡镇纪委直接联系指导监督委员会,监督委员会定期和不定期向乡镇纪委报告工作,提出监督意见,督促村(社区)“两委”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履职尽责。

五是建立村(社区)后备干部培养制。以乡镇为单位全面建立村(社区)后备干部人才库,注重吸收农村大学生、大学生村官、返乡有技术学识的农民工、退伍士兵等丰富人才库。探索试行村(社区)后备干部实习制,通过乡村两级聘请参与村级工作。对于表现突出,工作优秀的优先安排到村(社区)任职。扩大村(社区)干部用人范围,在保证熟悉村情的基础上,可以适当选任其他人员补充到村(社区)干部队伍中。

六是发展产业带动村(社区)经济。出台支持村级经济发展政策,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基金,用于扶持发展经济项目的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,给予村级经发展增幅较大的资金奖励。搭建产业载体,探索开展物业租赁经营,以城边村为重点大力争取承接沿海劳动力密集性企业转移,增加村集体收入。实施一县一品、一乡一品战略,集中优势做大做强本地特色种养殖产业,以生态农庄式发展为模板,拓宽村级经济发展渠道。

 

 

中共常宁市委组织部  主办

Copyright ?   www.palilingyu.com  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中共常宁市委组织部  -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湘ICP备13008628号    湘公网安备 43048202000011号   投稿邮箱:cnzzbyjs@163.com   邮编:421500